自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鲇魚山街道下馬河社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全面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莊文化內涵,在五里堆組累計投入資金50萬元,組織干部群眾1230人次,清理垃圾70余車,整治亂堆亂放230處,實施戶廁改造7座,修建景觀塘1處,打造景觀小品4處,實施墻體彩繪3處,植樹1800余棵,鋪設草坪3210平方米,安裝路燈12盞。
一是科學規劃抓整治。結合鄉村振興“十百千萬”工程方案要求,選取以國省道周邊居民組和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的村民組作為觀摩點進行打造,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實現從“一處美”到“全域美”的轉變。五里堆組是下馬河社區村部所在地,常住人口集中,原有基礎設施較好,村集體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產業發展興旺,綜合分析考慮,選取該組作為生態宜居組,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因地制宜進行高標準打造,增綠添園,就勢造景,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出門見綠,抬頭賞景”的宜居生活。
二是務實管用抓整治。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自籌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硬化道路,安裝路燈,方便群眾出行;加裝河塘護欄,守護群眾安全;清淤疏浚,保障河塘清暢。充分挖掘村莊傳統文化內涵,以優秀傳統文化賦能和美鄉村建設。盤活空閑地,在五里堆打造鲇魚山街道第一個村史館,編纂《下馬河社區志》,配套相關資料和文物進行展示,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鄉風文明氛圍日益濃厚,讓群眾記得住鄉愁,留的住鄉情。
三是常態長效抓整治。建立健全常態化人居環境整治機制,壓實網格員、保潔員責任,實行“周例會制度+網格化管理”模式,加強對主次干道、通村組路沿線、重點區域的保潔。同時,加強人居環境的后期管護工作,將打造的綠化小品交由駐村工作隊和市派第一書記所在單位進行經營和維護;同時,建立村規民約,實行“門前五包”責任制,動員群眾自覺做好房前屋后的環境整治,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常態長效,實現了從“一時美”向“持久美”轉變。(鲇魚山街道 黃春香)